這篇是這期新新聞/顧爾德的專欄,道盡了台灣悲哀的政治、媒體現況。

=====================================================
【文/顧爾德】
政務官憑著常識在答詢,一不小心說溜嘴,「常識」變成「沒常識」,就引來議員、媒體一陣痛批。其實,吵了半天,都是與政策無關的口水。

從媒體傳播給國人的訊息,台灣國會的朝野論政似乎祇剩下一連串的笑話與鬧劇。

在朝的新聞局長刻意挑釁在野國會議員;在野議員也祇會挑一些口味鹹重、卻沒有實質政策意義的話題質詢政務官。政務官居然也是憑著常識在答詢,一不小心說溜嘴,「常識」變成「沒常識」,就引來議員、媒體一陣痛批。其實,吵了半天,都是與政策無關的口水。

農委會主委蘇嘉全的「五元青菜」,經濟部長陳瑞隆的「小車論」都是標準的用常識代替政策而造成的失誤。蘇嘉全說「五元青菜」祇是種比喻,其實全國民眾都知道,青菜、香菜漲太貴,就會選其他替代品,一個禮拜不吃某些貴的葉菜的確也不會因此營養不良。這種常識不需要全國農業最高主管來教我們,我們想知道的是:農業主管單位到底用哪些政策工具在平準調節市場。

開小車比較省油也是全國人民皆知的常識,但政府部門是否有效地使用政策工具來抑制大排氣量的車?這才是政府主管要說明的政策。其實,像大台北地區的大眾捷運系統逐漸完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本來就應該用政策工具來抑制這個地區的私人小客車成長。而像台中都會區,大眾運輸系統落後不堪,政府可曾有效改善規劃?這些才是有意義的政策,這是政府部門該做的事,也是在野議員該關切的事。

而油價背後還有更嚴肅的問題存在,像中國在全世界積極尋找穩定油源,巴西在開發替代能源,對於這類的長期經濟戰略,台灣到底有什麼規劃?這才是影響台灣長遠發展的重要議題。台灣朝野不去關切這種大事,祇是吵一些「三千CC是大車還是小車?」這種論政真的太廉價了,而媒體居然也樂於把花邊趣談當頭題。

在朝政務官用常識在回答問題,在野議員也理直氣壯地用「推理」在問政。國民黨籍立委蘇起在質詢台灣是否發展核武的問題時說:「雖然沒有任何情資,全憑推理。」但根據他對國際事務的觀察與瞭解,推理到最後唯一的結論是:台灣在發展核武。在沒有任何佐證下,這種「推理」不如說是「想像」。這種危言聳聽的論政,可以搏得媒體版面,但不會讓執政黨害怕,因為你全沒有證據。

較耐人尋味的是:這些朝野政治人物真的以為在國會上的瞎掰,能獲得人民的關注與認同?難道他們不知道民眾對政治的信任感已經喪失了?難道他們不知道立法院是最被鄙夷的場域?朝野天天在國會上用一些常識、推理在攻防,言不及義,這不祇是以羞辱政敵為樂,也是在羞辱全國民眾。他們真的以為台灣人笨到不知道立法院天天在耍猴戲?他們真的以為祇要把政治亂象的責任推給政敵,就可以免去共犯之罪?

藍綠惡鬥、政務空轉,這灘政治死水已惡臭不堪。國民黨與民進黨兩位總統參選人很幸運地可以不捲入國會中上演的拖棚歹戲。不過,不論誰當選,如果這灘死水不處理,都會成為他們未來執政的絆腳繩,也無法讓人民恢復對政治的信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ta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